聊城市房屋抗震安全性及可靠性机构
一、聊城市房屋抗震安全性及可靠性检测流程
1.资料收集阶段
在进行房屋安全检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这包括房屋的建造年代、结构形式、使用状况等信息。还需要获取土壤情况、地质条件等与房屋安全相关的数据。
2.场地勘查阶段
在场地勘查阶段,专业的安全检测团队将实地考察房屋的外观和内部结构,记录现场情况。他们会注意房屋的建筑材料、墙体、楼板、基础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房屋的整体结构。
3.检测方法选择
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房屋安全检测方法包括非破坏性检测、结构性能检测、材料性能检测等。这些方法帮助工程师评估房屋的结构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4.现场检测与数据采集
根据选择的检测方法,在现场进行专业测试和数据采集。这涉及到使用各种设备和仪器,包括激光测距仪、钢筋探伤仪器、声波探伤仪等。通过对房屋各个部分进行细致的检测,检测出房屋是否存在裂缝、变形、脆性等问题。
5.数据分析与评估
收集到的数据会被送回实验室进行的分析。专业工程师根据数据,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估。他们会评估房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参数,并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
6.报告编制与反馈
*后,根据检测结果,编制出详细的检测报告。这个报告将包含房屋的结构评估、问题与隐患分析、建议与措施等。若发现可疑问题,还会进行的建议,如需要进行维修、加固等。
二、聊城市房屋抗震安全性及可靠性:
目我国既有框架结构抗震鉴定的方法针对框架结构而言,目我国进行抗震鉴定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抗震鉴定标准给出的两鉴定方法,还有反应谱分析法、动力时程分析法和静力非线性分析法等借鉴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各种新建建筑抗震设计方法。
两鉴定法:
两鉴定法对结构抗震综合抗震能力的判断采用了逐筛选的方式:即在“现状良好”的基础上采用“宏观控制和构造能力为主的抗震能力鉴定”和以“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主并结合构造影响的抗震能力第二鉴定。
针对框架结构鉴定主要对结构体系、规则性、材料强度、配筋及连接构造情况进行检查。第二鉴定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平面框架(对于扭转效应明显的结构,应考虑扭转明显的边榀),计算其受到地震作用及采用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的楼层受剪承载力,由式(1)确定所选平面各层的屈服强度系数,考虑鉴定结果的影响(通过系数p1、p2进行相应调整),按式(2)*终确定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式中:p1为体系影响系数;p2为局部影响系数;占,为楼层屈服强度系数;V。为楼层现有受剪承载力;V。为楼层的弹性地震剪力;口为平面结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若既有建筑满足鉴定的各项要求,则可以不进行第二鉴定(9度区除外),判断其满足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如有不满足鉴定的各项要求,则需进行第二鉴定,可按以上方法计算结构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若计算的楼层抗震能力指数大于1.0,可评定其满足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
两鉴定方法是抗震构造措施与结构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相互结合起来,体现了结构抗震能力是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有机结合。针对某特定的既有框架结构,可较快地从整体上对其抗震性能做出较为初步的抗震鉴定,但对局部构件的承载能力及可能的屈服类型无法判断,也无法有效地判断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可能形成的耗能机构,无法确定结构的延性等关键抗震性能指标。既有建筑满足两鉴定的各项要求,仍有可能难以达到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设防目标。
三、聊城市房屋抗震安全性及可靠性依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292-2015)
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5)《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GJ/T23-201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44-2004)
(JGJ8-2016)1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版)
13)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国家及地方检测管理规定及相关资料等.